◆画坛名家 4 林若熹绘画艺术的深邃哲理与多维思考 / 苏金成
◆美术理论研究 9 “书画同源”理论的历史溯源与实践呈现 / 杨 瀚 12 北宋院体花鸟画格物传神理念的领悟与体现 / 谢宜静 15 “三远法”与中国山水画构图研究 / 翟一凡 18 探析中国画的文化含量 / 伍英榕 21 当代山水画中的色彩运用与艺术生态构建方法研究 / 陈 领 24 “形神并重”的解构与重塑——新时代工笔重彩人物画造型观念的突破 / 戴李萌 27 当代山水画写生观念的传统坚守与创新演变 / 高玮骏 30 中国传统文化与油画创作的融合路径研究 / 陈默潜 33 综合材料绘画中锈迹的艺术特征 / 毕天叆 36 媒介融合视角下抽象性综合材料绘画创作 / 崔洋铭 39 新媒介视角下的油画创作探究 / 毛凌云 42 油画中光线语言的情感属性解析 / 高 勇 45 写意油画创作实践中的色彩语言研究 / 姚璐璐 48 素描绘画中线条的应用分析 / 郑 洁 51 中西方人物画家笔下对“美”的艺术性表达 / 刘彦臻
◆中国美术研究 54 从形神概念的能指谈顾恺之到谢赫画论的转化 / 范潇天 57 南宋水墨工笔花鸟画“写实性”研究——以《百花图》卷为例 / 王 玲 60 中国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 / 孙希娟 63 中国画写生与创作的主体意识 / 李紫帆 66 论写意花鸟画笔墨的“拙”与“巧” / 钟红雨 69 工笔花鸟画“透视之辩”的新探索 / 韩秋月 72 泰山文化意象与卧游山水——当代泰山题材山水画创作研究 / 彭金玉 75 现代水墨人物画中色彩的运用 / 刘汇超 78 屈鼎及其《夏山图》研究 / 谢伊雪 81 文伯仁《烟江叠嶂图》研究 / 戴 玺 84 探析八大山人简笔花鸟画中的丰富美 / 刘笑博 87 恽寿平蔬果题材绘画研究 / 刘 歌 90 “徐蒋体系”人物绘画语言的构建探究 / 宋艾欣93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湖北“50 后”工笔画家的风格式样 / 李 烨 陈含章
◆西方美术研究 96 光影所产生的戏剧化冲突在油画中的表现——以欧洲17世纪油画作品为例 / 张思俊
◆美术教育 9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融入路径 / 李 伟 102 美育视野下中国画专业创作的传承与当代价值 / 王菲燕 陶朝来 106 论高校工笔人物画教学中的“临、变、创” / 张 睿 109 宋元山水画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改革与应用研究 / 马晓晓 112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美术教学的路径研究——以开封为例 / 马慧君 朱双双 115 非遗文化融入高校美术教学实践研究 / 杨雨然 118 高校美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创新——以美术鉴赏课程为例 / 李 航 121 AIGC 赋能桂北民族地区非遗美术教育资源开发研究 / 牟 旭 廖剑鹏
◆美术广角 124 诗不能尽,溢而为书,变而为画——诗书画一体的融通互证 / 张 曦 127 魏晋时期文学与绘画的交融——以《洛神赋图》为例 / 赵紫萌 130 多媒介融合视角下书画艺术表现形式探索 / 高 歌 133 工笔人物画中花卉元素的应用与文化意涵研究 / 霍泽群
◆书法研究 136 隶变过程中简牍草化呈现方式管窥 / 刘芳竹 139 书法艺术的“中和”美学思想研究 / 邵小娟 142 褚遂良对王羲之书风的继承及个性化演绎探究 / 陈小亮 145 黄牧甫对赵之谦篆刻经典的多元化接受 / 薛伶俐
◆佳作欣赏 148 邢一欣、唐森霖、邓奕、罗文迪作品 149 李照作品 150 姚颖作品 151 武庆澳作品 152 白梦秋作品
封面 林若熹作品 封三 刘强画廊——刘强作品 封底 林若熹作品 |